• 设为首页
  • |
  • 收藏
  • |
  • 搜索

研究生教育

新闻学院举办第三十三期“研情偶寄”读书会

发布时间:2023-04-10 00:00:00   来源:新闻学院   作者:胥文清   点击:

b4ac4c6ee15c491c72bbeb8ba41f821

4月7日晚7点,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第三十三期“研情偶寄”读书会在德正楼507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读书会的主题为“回答‘邓迪斯之问’——编写《生活数字化与网络民俗》时的一些思考”,由我校新闻系主任曹志伟老师主讲,我院研究生积极现场参与。

读书会伊始,曹老师分享了本次选题的由来,希望通过本次读书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大家深入挖掘具体的小的事情,培养同学们把小的问题做大的意识。曹老师以其自身经历为例,指出在其参编的《生活数字化与网络民俗》一书中,如何从一些民俗现象发掘其背后的逻辑,也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邓迪斯之问”。邓迪斯何许人也?他被誉为是当代民俗学研究的核心人物之一,而曹老师通过介绍邓迪斯引出“邓迪斯之问”的来源,而“回答”的内容实际上是试图在互联网语境下解释其在文献中所提到的几个议题。曹老师继而补充了民俗学的发展,并以一些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民俗学研究中采风这一系统的调查研究方法。通过一系列的铺垫,曹老师为我们分析邓迪斯认为民俗学水平低下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许多人只阅读坎贝尔的书而对民俗学的其他方面知之甚少,二是知识的缺失,三是民俗资料提供者的胁迫。

在回答完何为邓迪斯之问之后,曹老师通过《民俗研究》杂志向我们介绍民俗研究的核心议题,并给大家分享了三本中国民俗学中最重要的三本书:《民俗学概论》、《民俗学原理》以及《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曹老师认为在网络空间当中,创造了很多民俗的新的事象,并通过线上清明烧纸、电子木鱼、地府银行等事件例证了互联网语境下民俗学出现了巨大的传承空间。

接着,曹老师总结民俗学的概念性框架,着重讲解了网络空间的社群化、网络空间的“再习俗化”。并通过2022年春节期间年轻人集体换“金钱豹”头像等事例生动讲述了“转生型”民俗与“再生型”新民俗的问题。紧接着,曹志伟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网络栖居与俗民关系重建的问题,指出当下互联网与传统民俗活动的相融相生的现状:一方面,互联网拓宽了传统俗民参与活动的渠道;另一方面,网络民俗也丰富了普通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在接近尾声之时,吴超同学就曹老师提到的采风时的故事与曹老师展开了交流讨论,深入地探讨了大车司机背后的社会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深思。但时间总是过得如此之快,曹老师不得不宣布本次“研情偶寄”读书会的圆满结束,希冀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涯把兴趣融合到研究之中,祝大家多发期刊多中课题;而同学们也用掌声和欢笑回应,期待和曹老师再次交流。


上一条:新闻学院举办第三十四期“研情偶寄”读书会

下一条:2023年新闻学院研究生预答辩安排